一談到臘八節(jié),其實必不可少的是臘八粥,如果能有臘八蒜和臘八豆腐那就更好。臘八粥起源于朱元璋逃難時在鄉(xiāng)間吃到的用各種豆子混一起煮成的粥。在南方各地飲食差異紛繁復雜,像安徽地區(qū)要吃臘八豆腐,而福州地區(qū)要吃果獅,只有臘八粥是永遠不變的,并且流傳至今的粥品美食。
湖南做臘八豆
古代人們選擇在臘八節(jié)這天喝臘八粥是各地常見的一個習俗,在湖南長沙等地除吃臘八粥外,也做臘八豆,不過長沙的臘八粥一般是甜粥,但腌制的臘八豆基本上是咸的,而在農(nóng)村會用糯米、臘肉、紅棗、核桃等做臘八飯。此外,湘南等地還有臘八吃腐乳、做腐乳的習俗,在新化和湘西等地,臘八節(jié)這天還有敲鼓的習俗,叫做驅(qū)儺,意思驅(qū)鬼、避疫。
客家人吃臘八粥
客家人廣泛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(qū),客家人從北方帶來的習俗,但用來做臘八粥的材料已經(jīng)有所不同,比如北方多用小米、紅棗,而南方則多用糯米、百合、蓮子等等。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最早開始于宋代。每逢臘八這一天,不論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。在宮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從宮女賜臘八粥,并向各個寺院發(fā)放米、果等供僧侶食用。在民間,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,祭祀祖先;同時,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,饋贈親朋好友,所傳遞出來的寓意也是相當吉利的。
廣東喝八寶冬瓜羹
嶺南一帶的廣東人們在冬日會做八寶冬瓜羹,它亦是廣東民間節(jié)日時常用的湯羹。它鮮美清潤可口、健脾益氣生津,且男女老少皆宜,是一種十分適合大家品嘗的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