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的風俗多到許多事情都有專門的說法,拿吃飯這件最普通的小事舉例,正月當中的每一天都有對應要吃的食物,如果能夠按照傳統(tǒng)來吃的話,帶給自己的美好意義是非常強大的,那么正月初二這一天,吃的午餐是什么飯?有哪些特殊的說法?
正月初二吃的午餐叫什么飯
大年初二是春節(jié)的第二天,也被人們稱為開年,這一天的午餐被稱為開年飯,寓意來年五谷豐登、風調(diào)雨順。廣東人初二要吃開年飯,尤其是做生意的人。一般人相信開年與新一年的運情,有很大關系,因此,開年飯除了包括年夜飯必吃的好意頭菜肴之外,有些家庭會斬些燒肉,取紅皮赤壯,喻意健健康康;有些人會用生菜鋪金菇,喻意"生財"及"金錢滿地"等,都是希望來年風調(diào)雨順,事事順利。
正月初二美味佳肴的寓意
正月初二也就意味著已經(jīng)進入了新的一年,從這一天開始,人們會帶著三牲、糍粑、煎堆等禮品,走訪親友。因此正月初二的午飯被稱"開年飯",菜式皆取吉祥寓意:雞取大吉大利之意,燒肉取身體健康之意,炒飯取大顯身手之意,生菜取生財之意,蒜比喻能寫會算,蔥比喻聰明,韭比喻長長久久,在飯桌上人們可以看到各種美味佳肴,而其中的寓意肯定也是吉祥的。
大年初二的美食習俗
在大年初二這一天,大多數(shù)地方都是要吃"開年飯",并且這天的菜品都比較豐富,每道菜都有著自己的寓意,含義都是比較美好的。在大年初二的開年飯中,也不能少了發(fā)糕和餛飩。大年初二,恩平人用一種獨特有趣的習俗"開年":用一種叫作"發(fā)糕"的年糕,連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,拜完祖先全家吃發(fā)糕,還邊吃邊大喊:"開年吃發(fā)糕,財旺福又到!"餛飩。初二早上,天沒有亮的時候就要起床,煮餛飩吃,這是因為混沌的外形像元寶,人們也希望招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