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恰逢春節(jié)期間,存在諸多傳統(tǒng)文化知識值得大家了解,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時間節(jié)點,那么大年初三到大年初六有哪些風俗習慣可以用來傳承發(fā)揚呢?這類習俗至今仍舊存在的意義和精神是怎樣的?為什么會衍生出這樣的風俗特征。
正月初三老鼠娶親
正月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,每家每戶都要早早的關燈,以免騷亂了鼠輩,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,無法娶親,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,并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、糕餅,供老鼠食用,稱為"老鼠分錢",希望老鼠在這一年之中不要禍害糧食。所以在正月初三的晚上,人們都會早早的關燈,希望可以讓老鼠娶親順利,減少新一年的禍端。
正月初四迎神接神
在大年初四,每家每戶都要迎神接神,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。有"送神早,接神遲"之說,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,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。因為這兩個是不能在一起的,所以一定要區(qū)別開來。迎神的時候要有迎神的做法,而送神的時候也要送的好。
正月初五迎財神
大年初五是一個好的日子,在這一天都是要迎財神的。舊俗春節(jié)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,在正月初五開市,認為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,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,而且新的一年店鋪生意興隆,財源廣進。所以大年初五每一家店鋪必定會迎接財神。
正月初六送窮
根據(jù)女媧娘娘傳說故事記載,正月初六也是"馬日",在這一天要"送窮",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,送走舊日貧窮困苦,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(tǒng)心理,所以正月初六家家戶戶都會送窮希望來年生活順利,風調(diào)雨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