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們的認知當中,正月當中的每一天好像都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,隨便拎出來一天都能夠講得頭頭是道,那么對于正月十一這一天而言,摸石獅這個行為是吉利的嗎?所傳遞出來的文化意義是怎樣的?要如何對相關的風俗宜忌做出正確的解析?
正月十一摸石獅
正月十一有很多民間的傳統(tǒng)習俗,其中行彩橋、摸石獅是揭陽民眾慶元宵活動中的一項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活動。這其中的"行彩橋"是廣東揭陽鬧元宵的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活動。農(nóng)歷正月十一,是當?shù)孛癖?行頭橋"的日子,當晚夜色初降,約十萬當?shù)厥忻褡呦蜷懦菂^(qū)的石獅橋,"行彩橋、摸石獅",寄予諸多美好的新春祝愿。 "行彩橋"這一習俗主要分三個步驟來進行:正月十一這天稱為"行頭橋";元宵夜為正日,稱"行二橋",這也是為了配合正月十五的元宵節(jié)而設定的。
摸石獅有什么寓意
在這一天當中,人們摸石獅行彩橋爭"頭彩",寓意吉祥如意,而且這也是元宵節(jié)之前一個重要的民俗活動。這一民俗活動從農(nóng)歷正月十一持續(xù)至正月十六,分為三個階段:正月十一"行頭橋",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"行二橋",正月十六"行尾橋"。作為序曲的"行頭橋"被認為最能博得好彩頭,因此每年的正月十一"行頭橋"尤為熱鬧,在這一日,每個家庭都會上街來一同慶祝。
行頭橋摸獅頭祈禱語
在"行頭橋"中,因為每一個人年齡不同,所以也要用不同的祈禱語。如帶著小孩的人說:"行橋頭(或摸獅頭),阿奴事事賢。"未婚的小伙子說: "行橋肚(或摸獅肚),娶雅嬤(即漂亮妻子)。"姑娘們拿石塊或竹枝擲溪中說:"擲(或行)橋中,嫁雅翁(即俊俏的丈夫)。"懷孕的婦女說 "摸橋(或獅)耳,生阿弟"……等等。正在讀書的小孩摸石獅鼻,謂"摸獅鼻,寫雅字";少女喜摸獅頭,謂"摸獅頭,事事賢";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,謂"摸獅肚,娶雅嬤";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,說是"摸獅耳,生阿弟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