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五的習俗和禁忌貫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,被認為是對時間變化的一種敬畏和回應。人們謹記著各種傳統(tǒng)禁忌和講究,將其視為對自然規(guī)律的尊重和謙卑。各地區(qū)也會因地制宜,遵守并傳承當?shù)鬲毺氐娘L俗習慣,延續(xù)著歷代文化的精粹。
正月初五花會踩街
踩街文化是一種古老的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。誕生于中國隋唐時期,最早是春節(jié)期間百姓自發(fā)聚在一起,載歌載舞相互慶祝。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多種形式的踩街風俗。其中以福建省最為有名,福建又以泉州為冠。上海世博會期間,各省市也進行了踩街表演。
大年初五的習俗有哪些
1、祭財神
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(tǒng),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。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,即祭戶神、灶神、土神、門神、行神,所謂五路,指東西南北中,意為出門五路,皆可得財。
2、送窮
正月初五“送窮”,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。其意就是祭送窮鬼(窮神)。送窮還有許多別稱,諸如“送五窮”“趕五窮”“送窮土”“送窮衣”。民俗認為,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,能夠聚財,否則就倒了“福氣”。然而,垃圾堆多了,畢竟影響衛(wèi)生,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,又有了講究,叫“送窮”。
3、掃房子
大年初五,人們黎明即起,放鞭炮,打掃衛(wèi)生。打掃衛(wèi)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。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。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,一般是不允許搞衛(wèi)生的,也掃掃地,但只能在屋里掃,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處。特別大年初一,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,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。
可到破五這一天,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。等到垃圾掃出大門,掃到一個角落,便也將鞭炮從屋里放到了屋外,于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,放在那垃圾堆上,點燃了,轟隆一聲,儀式完畢。人們說:這下子,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,于是吃飯。
4、接路頭神
路頭又稱“五路神”。據(jù)說元末有一何五路,為抵御外寇而死,人們因此祀他為神,名“五路神”。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。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圣神,或曰五通神,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,民間不敢祀五通神,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。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,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;財貨無不憑路而行,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,謹加祭祀,冀求它引財入門,或出行獲利。古人外出行旅,祭祀路神以求平安,此為“祖道”之俗;吳俗接路頭,祭祀的也是路神,而這路神變成財神。
5、要放鞭炮
初五這一天,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。人們要用鞭炮從每間房屋里往外放,邊放邊往門外走,意思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、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出去,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,越遠越好,尤其放“二踢腳”稱“崩窮”,把“晦氣”、“窮氣”從家中崩走。
八字精批參照出生日期詳細解讀命盤,挖掘您命定的事業(yè)財富機遇 、感情運勢,讓您把握先機掌控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