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經(jīng)常聽到“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”,但是每個新娘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,即使嫁給別人也是家里的小公主,并不代表就不是娘家的人了,因此結(jié)婚那天送親的人也并不代表就是新娘送走,送親的儀式有很多注意事項(xiàng),下面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吧。
送親的人有什么禮儀
送親指的是將新娘子送到那新郎家里,進(jìn)行接下來的婚禮儀式,這在許多地方都是常見的婚慶習(xí)俗。女兒出嫁時,娘家邀請兩位男性護(hù)送女兒到婆家,俗稱送親。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,叔伯或表兄弟送親者到男方后,要等男方派人來接才能進(jìn)屋,吃飯時兩人一般分座兩張桌子,男方派人陪宴。送親者一般少喝酒,少吃飯,吃后囑咐嫁女幾句就走。但是話語展現(xiàn)了娘家人對新娘的關(guān)注,而不是“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”。
送親臨走說啥話
一般娘家人送親到男方家里,并不是送到就走,需要說一些吉祥的話語。送親人員應(yīng)該對親家說的話是,一是向親家娘或親家公道喜。二是托付親家公和親家母,自己的“妹妹”年齡小,在家嬌慣,不會做家務(wù),請老人們多多包涵,多照顧,像自己的親閨女一樣對待,該說就說,該管就管。這些話都是一些謙虛話,其實(shí)還是想要婆家可以好好對待新娘,不要把她當(dāng)作外家人。
送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
送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,為了婚禮的順利進(jìn)行,需要注意很多問題,比如送親當(dāng)天需要攜帶離娘面和離娘肉,表示新娘子要離開娘親,另立門戶了。面和肉是在迎娶前一天,男方送來的一袋面和一塊帶有七根肋條的豬肉。送親時,女方要將肉砍開,將帶有三根肋條的豬肉給男方帶回,寓意女兒盡管出嫁了,但一半還在娘家,不能分離,名曰“肋骨不離”。這些過程都是為了三讓婚禮儀式更完整,婚禮的儀式感也更加強(qiáng)烈,可以給新人留一個好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