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歲錢是每個中國人都最熟悉的一個傳統(tǒng),不管大家現(xiàn)在的年齡多大,在小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有拿到過父母給的壓歲錢,不說拿的錢有多少,那種拿到紅包的喜悅一定是可以銘記終生的。壓歲錢的傳統(tǒng)大家都有所了解,但是對于壓歲錢要壓到什么時候很多人還是說不清楚的,所以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吧。
壓歲錢只壓一個晚上就好了。除夕給小孩送壓歲節(jié)的習俗,始于宋代。至清代,此俗達到最盛時期。送“壓歲錢”的習俗,表示長輩對晚輩的祝福,寄托他們對兒孫的希望。親戚朋友給人家的晚輩送壓歲錢一般在除夕前,家里的長輩給兒孫送壓歲錢則在年夜飯過后,有的遞到小孩的手中,有的在小孩們睡著后,塞到他們的枕頭底下。為什么要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呢?據(jù)說,那是錢可以驅(qū)鬼避邪。除夕這天,由于陰間的鬼都到陽間來吃羹飯了,為了防止小孩受到鬼的侵擾,便在他們睡覺后,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。
傳統(tǒng)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(zhèn)惡護身。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,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,“歲”與“祟”諧音,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。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后,壓歲錢的意義也發(fā)生了改變。壓歲錢“避邪去魔”的功能逐漸結束,而其新?lián)摰摹耙槐救f利”、“財源茂盛”、“步步高升”等“勵志”作用應運而生。
對壓歲錢要壓到什么時候這個問題,經(jīng)過簡單介紹之后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了,希望大家可以真正地了解傳統(tǒng)習俗的內(nèi)涵。壓歲錢的習俗可以傳承這么久,除了是后代對前人創(chuàng)造出的文化的弘揚,更多的也是因為它可以增強節(jié)日的氣氛,祝愿大家都可以歡快地度過春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