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一位,每到了立春人們就會舉行盛大迎春活動,而且過了立春就相當于過年了,所以許多人都喜歡立春時節(jié),那么明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呢?到了立春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?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。
古人將立春定為24個節(jié)氣之首。立春之日,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,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,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,古人稱為艮(八卦之一)的方向。
立春的“立“表示開始,“春“表示季節(jié),故立春有春之節(jié)氣已開始之意。自此立春是幾月幾日的由來源自于秦朝,農(nóng)諺有“春打六九頭”、“幾時霜降幾時冬,四十五天就打春”之語,從冬至開始入九“五九”四十五天,因而立春正好是“六九”的開始。在這一天起,一直到立夏的這段時間,一直都被我們稱為“春天”。
在古時候立春是幾月幾日人們沒怎么規(guī)定,后來自秦代以來,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。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,而在自然界、在人們的心目中,春是溫暖,鳥語花香;春是生長,耕耘播種。在氣候?qū)W中,春季是指候(5天為一候)平均氣溫10℃至22℃的時段。
1、鞭春牛在山東流傳最為廣泛
鞭春牛,又稱鞭土牛,起源較早,后來一直保存下來,但改在春天,盛行于唐、宋兩代,尤其是宋仁宗頒布《土牛經(jīng)》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,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(nèi)容。鞭春牛的意義,不限于送寒氣,促春耕,也有一定的意義。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,人們爭搶春牛土,謂之搶春,以搶得牛頭為吉利。
2、迎春是立春最重要的活動
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,事先必須做好準備,進行預演,俗稱演春。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。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。因此當時每個人都會互相問立春是幾月幾號,所以迎春設春官,該職由乞丐擔任,或者由娼充當,并預告立春之時。過去在每年的皇歷上都有芒神、春牛圖,清末《點石齋畫報》上的“龜子報春”、“銅鼓驅(qū)疫”,都是當時過立春節(jié)日的重要活動。
3、咬春流行于南方
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,主要是春餅、蘿卜、五辛盤等,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,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。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,除解困外,主要是通氣,使人保持青春不老。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,用蔥、蒜、椒、姜、芥等調(diào)和而成,作為就餐的調(diào)味品。
1、少吃辛辣食品
對于健康人群而言,飲食要清淡,不要過度食用干燥、辛辣的食物。同時,因為此時陽氣上升容易傷陰,所以要特別注重養(yǎng)陰,可以多選用百合、山藥、蓮子、枸杞等食物。
2、立春的時候應該注意保暖別感冒
立春之后的一段時間往往冷暖不定,要當心“倒春寒”的侵擾,特別是對于體弱的人來說,感冒、發(fā)燒是常有的事情。對此專家表示,要想殺菌并防寒,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、洋蔥、芹菜等“味沖”食物的次數(shù),對預防傷寒感冒等春季多發(fā)的呼吸道感染大有益處。
3、立春到來后不要去看病會影響健康
如果看病就意味著一年都沒有好運氣。這個說法不過是去討個好彩頭,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樣,小毛病耽誤一下倒也沒有什么,那大病難道不要看嗎?人秉五行之氣,此日交接春暖,人生病也是正?,F(xiàn)象,去看醫(yī)生那是對身體負責,不要拘泥這樣的說法,看好病身體健康才是硬道理。
4、立春不要理發(fā)不吉利
理發(fā)則不吉利。對于這一禁忌,倒是值得考慮,發(fā)乃人身之草木,立春回暖,草木出生,剛出生的草木去損害,這是不合天地運行草木生長之理的,再說了,一年四季365天,為什么非要選在這一天去理發(fā)呢?這個習慣應該堅持,這是提醒世人為人處事都要遵循自然五行之道啊!
5、喝花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當不要過量
立春之后依然比較干燥,喝花茶可以幫助趕走冬季聚積在人體內(nèi)的寒氣和邪氣。由于每一種花、草都有其相應的性、味、功效,如果使用得當,花草茶的確有一定的保健療效,但需根據(jù)自身的體質(zhì)進行調(diào)整,飲用過量也會造成身體不適。
八字精批參照出生日期詳細解讀命盤,挖掘您命定的事業(yè)財富機遇 、感情運勢,讓您把握先機掌控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