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夜在家庭當中,是需要準備慢慢一桌好菜的,這意味著家庭能夠在新的一年有步步高、事業(yè)、生活順利的寓意,所以說,除夕夜一定會受到大家的重視,那么,今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?每年的除夕夜換算成新歷時間是不同的,所以我們需要去進行具體的了解。
今年除夕夜是2月11號。除夕當日午后,各家張燈結(jié)彩,每家備牲醴、菜碗、粿類祭拜祖先和神明,供品中一定會有發(fā)粿和年糕,表示年年高、步步高,事業(yè)發(fā)達。還有飯上插春花,稱為「春飯」,春和「?!怪C音,表示「富?!?,另外加一碗「長年菜」,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。
這天所送的是地界眾神,所準備祭品較豐富,有茶果牲禮,后來俗傳送「灶君」,因此人們準備甜點,一早將司管人間的灶神送回天上,向玉皇大帝報告各家各戶的善惡,等到初四才接神。為了能多放幾天沒「神」監(jiān)視的日子,通常「送神早,接神遲」而且希望駐在家里的神能多說幾句好話,所以都用甜料(以麥芽糖、湯圓甜為祭品)「吃甜甜,說好話」來祭拜,并在神像兩旁貼「好話傳上天,壞話丟一邊」。
包括吃的、喝的、穿的、用的一應(yīng)俱全,因為農(nóng)業(yè)社會常常都是初五以后才開張營業(yè),所以要儲存較多的食物,大過年的才不會食物匱乏;而近年來,工商業(yè)發(fā)達,大家過年的氣氛較淡,大年初一超級市場就開張營業(yè),所以就不必準備許多食物,而且加上營養(yǎng)觀念的開放,食物新鮮才能吃得營養(yǎng)又健康。